close

  中新網移動版 叄石 整理
  我們常面對那些帶有溫潤包漿的傳世古物充滿著感動,包漿賦予了它們另一種精魂和魅力。那層仿佛是由時間凝固而成的包漿,讓你依稀能透過它看到器物曾經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皮殼與包漿是文玩界常用的術語,人們對它的癖好和關註程度似乎僅次於器物本身。皮殼和包漿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是何時產生的?皮殼與包漿又是如何形成的?這是我們值得研究的一項課題。
  一張清代長條木凳凳面的包漿
  在玩物過程中我們很容易把包漿和皮殼混淆,這兩者之間其實有著實質的不同。之所以稱之為皮殼,顧名思義這一層物質類似於器物的皮或者殼,皮殼通常是依附在原有器物之外的。而包漿則不同,我們說瓊漿玉液,漿通常是指透明的液體,故而包漿指的是那層透明的膜狀物,也就是說我們能透過包漿看到器物的材質本身。當然一件器物上常常會有包漿與皮殼同時存在的情況。
  老蜜蠟的皮殼
  器物的皮殼通常是器物通過較長時間在自然侵蝕、光合、氧化等作用下,經過化學反形而成不同於內里的變質層;或者經過風化、土埋、吸附等物理現象在錶面形成的殼狀依附層。大多數皮殼會遮蔽內在的實質,讓我們不明就里。通常情況來說皮殼部分要比內質部分來的鬆散。
  只有器物在通過人為使用和盤摸過程中形成的那層如漆似玉的透明膜狀物質才是包漿。透過包漿我們能更好的體會器物材質的內在精神。特別是一些傳世古物,那層瑩潤通靈的包漿給這些器物平添了幾分靈性和神秘感。
  包漿厚重的星月菩提
  包漿是器物與壞境中或人體分泌的酸性、油性等物質滲入,並經由人的長時間摩挲擦拭後產生的。這個過程越久,包漿層就越厚,這種包漿是不斷向器物內部浸潤的結果,而不是我們想象中向外堆積產生的。這有點類似玉的形成過程:玉的形成後期是由侵入體派生的淺成中酸性岩脈侵入到白雲石大理岩蝕變帶,在適當的地質條件(300—350攝氏度左右,2.5千巴以下和一定的扭壓應力)下形成的。所以我把包漿的形成稱之為“玉化”,這就不難解釋我們為何對這層包漿情有獨鐘了。
  (原標題:皮殼與包漿:文玩的精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b70ubsyq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